微信公众号:wuqin1905

祖荫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这片老屋,江西金溪村的几个古村落,竹桥、邮电、黄坊等村。

    在远离传统中国核心经济文化圈的经济及不发达的偏僻小村子里,有这样成片成片的几百间明清民宅古建筑群,深藏在这里不为人知。几天的时间里,从清晨到傍晚沉浸在其中,深感震惊。

    只是从前华丽丽的大院,眼下却是满眼的破碎。垂死的屋内残留着几位老人,子孙们已经遗弃这片摇摇欲坠的老宅子,纷纷在别处另建新居,在一片片古群居的老屋边上,有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房子,

    其实,从上个世纪开始,村庄的变迁、家庭的变迁、房屋的变迁只是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而农村的巨变,在于农村社会基础结构的变化。

    在传统的村庄生活中,大家庭的是大部分村民的一种生活模式,大家庭的模式是与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切合,村民们也把大家庭当做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是建立自己家庭在村庄中威信和面子的重要手段,大屋子是这种理想在空间上的反映。从上个世纪开始,市场经济的兴起和个人能力差异的拉大,大家庭越来越难维系,一个大家庭内部实质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活单位和会计单位,家庭经济基础的变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迅速蜕变,大家庭的解体是受到外部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它是构成农村转型社会的重要特征。

    大屋子里住的兄弟、堂兄弟等亲戚关系,嘈杂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会为一些零碎事情发生矛盾,他们绝不向往这种大杂院式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经济核算单位失去了维护、修缮这种大宅院的根基,逐渐离开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大家庭的解体,以支撑大家庭的文化体系也随之瓦解,以前农村社会中,构成村庄秩序的基础是传统的宗族力量,随着农村社会秩序基础和农村家庭结构社的不断变化,这种宗族力量已大为削弱,宗族意识也逐渐淡漠,经过“破四旧”及市场经济,市场伦理和世俗化的正在消减神圣事物存在的意义,而在一定意义上,人们追求的是现世生活的满足,不再追求精神和意义的寄托。

    这些老屋子,不仅仅是祖宗留下的一份遗产,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背后潜伏的是一个村民们的的宗族意识,现已褪去了圣神的光环,它具有的家族延续的象征作用已在世俗理性的冲击下逐渐消失,但残存的宗族感情和意识决定了对这些老屋的不可能人为的拆除而只能自然的倒掉,因此,它在大家的注视下摇摇欲坠、自生自灭。







评论
热度(18)
回到顶部 ∧